72年前的今天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庆祝上海解放的油画(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在上海解放的过程中
有太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今天带你回顾
上海解放过程中的三个“最”
一同穿越回72年前的上海
追忆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最早发出上海解放之声——新新公司
“亲爱的上海人民,我们上海人民解放了,人民解放军已经来到上海南京路!”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的第一声广播从新新公司的“玻璃电台”传入上海的千家万户。
△1949年5月25日黎明,解放军直插上海市中心,经过南京路
说起新新公司,老上海人一定会想起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由于周边已有先施、永安这样非常成功的对手,新新公司想要在百货行业立住脚,无疑需要多费一番功夫。新新公司选择的突破点就在于这个“新”字。
新新公司一改先施、永安主要经营国外货物的做法,把经营重点转向国货,并将经营宗旨定位于推销国货精品上。同时,为了吸引客户,新新在五楼设立了“玻璃电台”,电台四周都是玻璃墙,来这里的顾客可以一边购物一边观看播音和演出的情形。这个电台日夜不停地为新新公司及其商品做广告,很像今天的“消费指南”。
△1926年开业的新新公司,寓意为“日新又新”。该地址现为第一食品公司(1926年拍摄)
这一招果然管用,喜欢新奇的上海人一传十、十传百,纷纷相约前来光顾,新新公司人气直线上升。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玻璃电台”是上海第一家完全由国人创办经营的电台。后来这座电台因火灾而停办,抗战胜利后又重建并改称“凯旋电台”。
1949年3月,新新公司地下党支部接到百货业党委的指示,要求设法将“凯旋电台”掌握在共产党的手中。于是新新公司地下党支部特派数名中共党员控制、掌握“凯旋电台”内的关键技术。
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路附近的抵抗。新新公司党支部委员张啸峰召集当天在公司的青年党员和人民保卫队成员冲入电台,正准备播报《人民解放军布告》时却发现,无论如何播报,收音机都无法收到广播。情急之中,一名叫姚仁根的同志检查发现播音频道被故意拨乱了。经过调整,电台果然就出声了。于是,上海老百姓从广播中听到了上海解放的第一声。
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凯旋电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新新公司歇业,底层商场改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继续为人民服务。
南京路上最先升起象征上海解放的红旗——绮云阁
1949年5月25日凌晨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上海苏州河以南的全部地区。南京路上出现了解放军的身影,有队伍在继续前行,也有解放军坐在路边休息。在永安公司屋顶巡逻的职工发现了他们的身影。
△永安百货新旧对比
当天清晨,一声广播犹如春雷传入千家万户:“人民解放军已经来到上海南京路!”永安百货的进步青年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欢呼起来。这时,有人提议,以升红旗的形式欢迎解放军的到来和上海的解放,大伙齐声称好!于是,几个青年职工直奔棉布柜台,抽出一匹红布,到缝纫间请老裁缝金永铭缝制出一面大红旗。
这面象征上海解放的鲜艳红旗,被交到了年轻的共产党员乐俊炎的手里,跟他一起的还有雷于斌、黄明德、唐仁。几个青年人找来一根竹竿,举着刚做好的红旗,乐俊炎三步并作两步,与其他三位年轻党员登上永安公司大楼的最高处——绮云阁,把红旗插到了“绮云阁”顶端,南京路上第一面鲜艳的红旗迎着晨风飘扬起来。
正当大家鼓掌欢呼的时候,突然一阵机枪声响起,原来盘踞在苏州河北岸的国民党残兵看到了这面红旗,从桥北阜丰仓库高层用机枪疯狂扫射,打断了红旗的旗杆,绮云阁北侧也留下了一排弹痕。
但年轻的共产党员们并没有被吓倒。“绝不能让红旗倒下!”有人想出办法,找了根消防皮带来。乐俊炎趁机枪声刚停,用皮带将自己和旗杆绑在一起,腾出两手,使劲将绳子系在旗杆顶端,红旗又飘扬了起来!
△红色圈内为绮云阁
这是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是解放军胜利的标志,也是上海解放的象征。永安公司楼顶飘起红旗后,南京路上的先施、新新、大新、国货等百货公司也纷纷升起了红旗。永安、国货等公司职工还在沿南京路的楼面上悬挂出巨幅《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和“人民子弟兵,我们欢迎你!”等标语。
霎时间,南京路上红旗飘飘,夺目耀眼。这条百年商业街在这一天终于迎来了新生。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升起第一面红旗的永安百货,也在解放后的第三天恢复了营业。
解放上海过程中最激烈一战 ——上海邮政大楼
上海邮政大楼坐落在四川路桥的北面,建于1924年。近百年,它不仅见证了中国邮政的历史,见证了新中国72年来的风风雨雨,更见证了解放上海市区的最激烈一战。
△上海邮政大楼旧照
1949年5月25日凌晨,上海苏州河以南地区都解放了。而在苏州河北岸,敌人的碉堡、工事分布在桥头,坦克来往巡视,国民党军队妄图凭借上海邮政大楼等制高点,据险扼守,负隅顽抗。当时,为了保护上海市区的这些建筑,解放军决定不用重武器,这就使得苏州河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上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向上海邮政大楼发起冲锋
5月25日清晨,解放苏州河以北地区的战斗正式打响!解放军27军从拂晓战到中午,不少勇士在胜利前夕倒下了,但战事进展甚微。就在这时,“济南第一团”第一营营长董万华下令调来山炮平射四川路桥对岸的地堡和坦克。但其中有一发炮弹打偏了,落到了邮政大楼旁,这或许是解放上海战役中解放军唯一一次在市区使用重武器。
战事僵持不下,解放军一面计划向苏州河北岸展开更猛烈的进攻以牵制敌人,一面计划天黑后绕道侧翼在敌人防御薄弱地段实施渡河,从苏州河北岸由西向东攻击,抄敌人后路。
此时此刻,邮政大楼内部的形势也非常紧张。当时邮政局内的共产党组织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护局工作上。当时有些职工忙于把档案进行转移,驾驶员则把邮政局的汽车点火器拆除。正当解放军准备按既定计划开始进攻时,邮政大楼内的守军挂出了白旗……
原来,与此同时,时任华东野战军第27军79师政委常勇根据上海地下党提供的情报,与国民党部队的政工处主任通电话,叫他过来谈判。他们的代表过来后,知道国民党大势已去,所以就打电话劝邮政大楼内的残部投降。在解放军的政治攻势和强大的攻击下,邮政大楼很快被解放军占领了。
△华东野战军27军79师政委——常勇
位于邮政大楼二楼的营业大厅,曾经享有“远东第一大厅”的美名。如今大厅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即当年四川路桥邮政支局的营业大厅。可以说,邮政大楼存在了97年了,这个支局也存在了97年。大楼标志性的钟楼上“人民邮电”四个大字耀眼醒目,两侧分别代表“交通通信”和“人类感情纽带”的雕像典雅平和。只有外墙玻璃上特意留存的弹孔,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往事。